close
進廠完成冷氣大修,這次拆風箱、換氣球,熱水水箱、乾燥瓶,
後來發現怠速低壓不足,壓縮機應該撐不下去了,
再也無法忍受行車時的炎熱,以及冷度總是「欲振乏力」,最後也一併換新。
過程必須將整個前座「淨空 」,除了兩張椅子,
幾乎能拆的都取下來了,最後只剩鈑金的部分,
幸運的…發現擋火牆破了個大洞,直徑大概有十公分!
當然是趕快送去補起來,否則哪天變成泡水車都不曉得。
現在氣球不漏風,管路清香乾淨,低壓下的去冷度保持正常,可喜可賀。
附帶的好處就是整個儀表板「回正」了,拜「拆精光」之賜…重裝回去的角度果然正確許多!
可以看一下前後的差別,包括視覺線條,以及夜間照明兩部分。
拆修之前的儀表板是「右高左低」,從木飾板就可以發現囉!
到了晚上開燈,有很多該亮的地方都不發光!
這是修復之後重新安裝的結果,原來這些部分都能亮起來…
現在整個間距都對了!
塌陷的結果就是A柱與儀表板之間有個大縫!
回歸正常狀態的儀表位置,其實還是有一點點偏(和門飾板的高度不太一樣),但是已經大幅改善了原本「二二六六」的視覺缺陷。
看著師傅拆風箱深深覺得不簡單…裡面繁複的控制連結,以及儀表版的拆裝,要有一定的能力、觀念才可以實施!
這就是所謂的「扳回」一成啦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