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有一座「紮實」的中控台,承載木飾板與各項零件的「中船」,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這塊零件從冷氣出風口下方一路延伸到後座區域,外觀從上到下,依序安裝有五大部件:
冷氣面版、音響、煙灰缸、置物盒、排檔飾板及電動窗開關。
中船和大部分的內裝零件一樣,都有黑色的塑膠本體,包覆著發泡材料以及外皮,
不過…大部分的W126因為年代久遠,其實中船的塑膠部分,不是斷了就是裂掉,
雖然外表看不太出來,但是整體的零件接合可說是一種「恐怖平衡」,
只要有拆動,可能就會因為零件斷裂而裝不回去…
(因為不諳結構而被「拆壞」的車子,也不在少數。)
也因為本體結構鬆散,導致中船變形。
第一次換木飾板的時候,只救回表面,骨子裡還沒有回到紮實,
上回殺到一組完整無缺的中船,洗淨安裝完成後,車室便有了新氣象。
也因為是同一台車的零件,整體安裝更沒問題。
新中船安裝完的模樣 。最核心的連接零件就是煙灰缸,不論要拆那邊,煙灰缸都是STEP-1。
一座好中船,能讓上方承載的零件都有精準確定的位置。
這是沒有換裝之前的,木飾板缺乏支撐,無法緊貼間隙超大,表面因為打了黑色矽膠,黑黑油油十分不乾淨!
可以看到頂端連接的部分幾乎空了一大塊,因為它根本不能鎖,裡面早斷光光了。外表脫膠變形嚴重不堪!
冷氣面版也因為無法固定時常會「崩」下來!
尤其是那巨大的排檔鎖非但不實用,而且破壞右側的地毯,內部的塑膠版大多裂成碎塊,這不但是行車異音的重大兇手,破裂的裝船側邊,也常常讓負駕駛座的乘客,有被刺傷的風險!
拆中船那天也找了一片右側地毯,洗淨後一併更換,讓中控區域恢復平整乾淨。
這是損壞的中船,冷氣面版的支撐點消失,原本這的地方要和上方中控台橋接, 失去了連接點也失去了定位,導致結構鬆散。
只剩下部分音響主機的支架、煙灰缸的固定條。
這就是不能鎖住的原因!
變形、破裂…
內部都斷光了!
這是固定在底盤的兩個螺絲接點,也斷了!(膠帶黏貼是沒有用的耶)
換上殺到的中古良品,把灰色表面刷洗乾淨…
右上角完全密合!
左上端緊貼紮實。
冷氣面版不會崩下來,牢牢鎖住,
平整度和紮實度都回到最初。
里程還會繼續,故事還要再寫。